追尋高山烏頭的腳步 – 2020/8/17-20

歷經32年蹉跎怠惰,我在花開最繁盛時段,終於排除萬難、堅定決心的來到,歡迎光臨太平谷。今年這裡來三次,從四月初萌芽、七月中旬10%花開,到八月中旬的95%開花,這花開時序是可掌握估算的。感謝阿山借車 ,最佳稱職保鏢-志修勇敢作陪,有車有人,還有承蒙老天爺憐憫,感謝這天時、地利、人和完美的組合。含車程,我倆以5天去回,完成這單一目標、單一花種的追花行程。

1988年第一次馬博縱走的太平谷,細石鋪地的小河道,真的有”流水淙淙”,但僅此一次,往後就再也沒碰到過了。時序來到2020年,甚且貫穿太平谷的小小支流,不要說”流水淙淙”,整條乾涸的河床,僅剩隱藏石壁下的小水窪。1988年第一次馬博縱走的太平谷,訝異的就拍到了高山烏頭,不過,往常我們老是春或秋經過,不是全株枯萎就是才剛萌芽長株,為嘆息灣的青草地,特別安排7月再來,當然了解是太早,但訝異於那滿山滿谷翠綠烏頭魅力,震撼力實在太大了,確認這太平谷,無異是生態奇蹟,最佳欣賞大面積野花地點,於是,我就來了。

2020/08/17~20

行程簡介

圖1-還沒踏入廟門,橫渡腰繞段有花、枯木、蘚苔,要死不死老天爺也開始開了眼,兩人相視而笑,花了25分鐘拍這叢—真沒見過世面,大片風光前頭等著,卻溫在這小小淺溝。

圖2-一進入東北端,賊眼立刻掃瞄,兩人大叫一聲,拋包棄杖飛奔高山烏頭懷抱中。這點為谷地極北端,洽可欣賞到完整谷地。

圖3-谷地西坡帶狀分布,數量中等《依此谷花開量的評估》,重點是有青青草皮當背景,這草皮平坦翠綠,為谷地最大平坦面,夏季綠草如茵,柔順舒適,但中等以上雨一小時就會積水,在這搭帳為營請注意。

圖4-太平谷南邊入口溪床已是無水的伏流,1988的”流水淙淙”大概永遠回不來了。陽光曝曬砂石,兩岸烏頭較早開花,近黃昏偶透出的陽光,淡淡染黃樹林。

圖5-谷地是不存在拍攝日之出落的期待的,傭懶推開睡袋,訝異的發現天空雲彩與地面雲帶,驚奇大叫喚醒志修,展開太平谷一段美好、充實,忙碌的工作,餓著肚子也還在東奔西跑。

圖6-浩瀚花海與夢幻雲帶的組合,今晨最佳演出主角。掌握著行動的花癡,忙得不可開交的東奔西跑,深恐遺漏了任一鏡頭,害怕這夢太早醒來,轉眼雲帶消失

圖7-如夢似幻

圖8-白化者邊緣沾些湛藍本色,背景深深排列著失焦的紫藍本色,濃淡如是,演化出縱深如海,好不真實的畫面。

圖9-陽光一進門來,隨即佔領了平面空間,都不懂得放慢些腳步,攝影者顯得手腳方亂的來不及擺出姿勢,就已經結束了,拍得有立體感的僅僅幾張而已。第一道陽光讓花兒都顯得精神飽滿的嬌嫩欲滴。

圖10-前景都是繁盛美麗的綴化者排列,紫爆艷麗到極限,盛花迎賓的熱情到不敢直視。

圖11-水鹿終結了箭竹,讓出空間,高山烏頭得以日漸茁壯,侵蝕佔領地盤,包圍了箭竹,—有目共睹,水鹿逐漸改變了高山生態。

圖12-太平谷稀疏分布的高山烏頭,攝於1997.8,由這圖當知20幾年前還沒很多。

圖13-高山烏頭之美—攝於奇萊主山稜線西坡

圖14-翠池圓柏森林內生長的高山烏頭

圖15-照片可見公路設施,這一叢最方便觀賞拍攝的了,攝於2012合歡石門山大風口,可惜2013施做邊坡固定工程,這一片已遭工程廢土埋葬,近幾年零星恢復中,不過,盛況不再。

圖16–2017.11.11抖擻大風大雨中的太平谷,仍然見證紀錄了繁花後的盛況,圖左尚有綠色的是兩趴墜化植株。

圖17-螞蝗大哥當然要防著,避免雨中行是最佳方法,螞蝗對人最大影響是心理因素,光想到就頭皮發麻,不寒而慄。

本篇同步發表在老郭臉書,歡迎來留言交流討論

Author

關於攝影,即不用也不會一些技巧,驚覺自己是登山人而不是攝影者,乃以登山人的眼光與感覺,拍攝當下所見,但為表現質感,我用哈蘇,甚而林好夫;為晨昏光影,我會趕早摸黑,常而紮營山頂;為等待那決定性的一瞬間,我會佇立強風中,堅定的忍受冰霜凍寒;為畫面的構成,看書、看展,摸索觀摩,不斷思考檢討;為時空的淘取,而修練內在美的文學養成。 向高山尋求人文的東西,挑戰將有多高,那裏盡是美麗風景,誘惑你的眼光,啟蒙你的心思,身處大山大水,只管溶入享受吧!放鬆心情,用眼去看,用心去想,心眼契合處,乃無窮天地,用耳去聽,用鼻去聞,綠野清風,都是有味道的,用身體去感覺,豁然開朗處,即是人文最迷人之處。 探索山所帶給的人文哲理,而人文,乃所有稱之為藝術的歸宿,有了再出發的方向,為台灣高山走天涯的行腳是不會停止的。

error: 本站內容為郭英豪版權所有,禁止複製使用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