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歷程〜06 丹大橫斷 (第八趟)

2001/10/25-11/05

行程簡介

丹大橫斷行程記錄,十二天,14人

記錄:鄭肇慶|整理:郭英豪(鄭兄記錄時間,我偏重攝影記錄)
打字:丁珮玲|老郭再加注整理(2012/01)
領隊、嚮導:羅士軒、郭英豪、羅潤枝、湯錦梅
隊員:莊訓釘、楊文章、邱雲峰、彭二郎、連全雙、林進郎、李龍雲、李復興、王惠煦、鄭肇慶

圖0:奉行人本優先,有這14人為證,全隊兄弟聚集義西請馬至山,645底片掃描。

★:黑字:當時紀錄 │紅字、配圖、括號處:老郭加註

日程概略

這是一趟豐收之旅,可也命苦,光聽郡大林道從45.3K踢到負的Km,您就會腿軟,1999/9/21大地震後才一年多,同伴們已按耐不住驛動的心,只得多排天數,多帶臨崖器材,果不然,因久無人跡,草長路模糊,道斷稜崩離,吃盡苦頭,天數剛好,器材也都用到,相,照到爽,路,也走得夠,堪稱完美行程。

以上器材超過10KG。光看這些東東,不知要嚇死多少人。

人員可說是早期桃園長青菁英,個個能揹能走,跟老郭走百岳也都有五年以上經歷,說走就走,烏龜怕鐵鎚呀,有興趣的請聽鄭肇慶記錄、老郭加註、攝影道來。

圖1:丹大(東郡)橫斷全稜,除最右邊的丹大山外,全在這裡了。馬博橫斷與東郡橫斷互為平行,一南一北,中央山脈最雄偉壯麗的偏遠地帶,互看最適宜。

攝點:馬博拉斯山,NIKON—E8400數位相機,老郭的第一台數位。

前一天:2001/10/24(三)天氣晴

第一天:2001/10/25(四)天氣晴

瑞穗車站 → 瑞穗林道19K → 32K工寮C1

第二天:2001/10/26(五)天氣陰轉晴

C1→登山口→獵寮→國勝叉路口→太平溪源C2

圖2:乾溪溝下太平東溪,怪石嶙峋、形狀美麗。

圖3:太平溪東西源合流點,135RVP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第三天:2001/10/27(六)天氣晴

C2→太平溪源營地C3

圖4:第一次仰瞻丹大山這令人驚異的角度,135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第三天所經之徑,對我而言也是全新的,感覺蠻順的,比之國勝之道平坦多了。06:45~14:45 均及腰箭竹、灌叢,跡尚清,不清均為倒木所掩,淺草坡僅短暫小面積。

第四天:2001/10/28(日)天氣晴

C3→盧利拉駱山→丹大山→C3→三叉口→內嶺爾山→三叉口C4

圖5:整齊走在一起的原則,是我帶隊登山安全的保障,135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(首次下太平西溪接食祿間稜抵太平溪源,同樣四天行程,感覺比國勝工寮順多了,1. 免丹大、丹大東峰重裝登行,2. 輕裝丹大去回多逍遙,第四天兩邊都是住太平溪源營地,時間不趕,多行無益。)

圖6:日照丹大山,多行無益,所以得以有充裕遐閒等待日之出落,135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第五天:2001/10/29(一)天氣晴

C4→馬路巴拉讓山→西峰→義西請馬至山→亂稜東西→裡門山→丹大溪源營地C5

凌晨雲掠過,一陣陣

圖7:日出內嶺爾山,多行無益,所以得以有充裕遐閒等待日之出落,135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圖8:干卓萬稜線到大石公稜雲海層次佳,且雲型漂亮,有圖為證,135RVP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圖9:馬西蒸騰飛揚之雲,將馬西、喀西帕南山連稜拱托起來,且雲型漂亮,有圖為證,135RVP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圖10:攝同伴登行義西請馬至山灌叢崖坡,配以藍天白雲,135RVP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圖11:橫渡斷稜東西,135RVP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圖12:裏門山頂漂亮雙重雲。

圖13:丹大溪源漂亮溪谷,135RVP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第六天:2001/10/30(二)天氣雨

C5 →望崖山 →可樂可樂安山 C6

晚間到凌晨未轉冷,預知天候轉變,果不然,老天爺打斷連續5天晴朗天氣,叮叮咚咚掉起眼淚來。

C6,610135、3495M。此區無水,連水之可能均無,無明顯山溝,所有稜間均為淺草腰坡,也沒有水池,不死心翻遍兩邊山溝,踏過草坡,費時2.5小時,沒有就是沒有,幸好傍晚來了一場大雨,數分鐘就接滿今晚所需水。本日行4.5小時,全身已溼冷,頗有上一回五月底,肖想東郡北坡玉山杜鵑那趟,九天九夜風雨之味道。

第七天:2001/10/31(三)上午晴天,午后陰雨

C6→郡東山→東郡大山→東郡大山下營地→東巒大山→東郡大山下營地C7

圖14:可樂安變化多端的日出,攝全台最高地壘 – 秀馬玉群峰,135RVP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圖15:陽光遍灑可樂安平緩淺稜草坡,雲霧不斷變化,活像獻寶頑童,看得眾夥伴入戲,135RVP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圖16:可樂可樂安營地,夥伴們打妥裝備,準備出發中,這霧一湧上來,沒再散過。645RVP底片掃描,富士645相機攝,左遠方山頭為玉山,漸層透明度仍很好。

以上為老郭獨行紀錄,因全程霧,沒搞頭,只得認真走路,時間還算正常。

老郭走丹大橫斷,老天爺對我很公平,那趟拍到的,這趟就拍不到,約略兩趟合起來,就是一趟完美的影像記錄,所以可樂安到東郡,這一趟摃龜很自然,但整合起來,每壹點紀錄都很完整。

以下為夥伴們的紀錄

第八天:2001/11/01(四)天氣晴

C7→本鄉山→本鄉南鞍→櫧山C8

凌晨兩點多,星出仍時來霧。四點天空晴且朗,明月高懸,天頂一道高積雲橫過。日出東方有雲,大片黑雲遮住陽光,整體不如可樂安,但陽光較多,也較乾燥。回大山頂往東巒方向攝,主要找前景以攝東巒,右後干卓萬山群雲海蔚蔚。

圖17:東郡大山攝宇達佩、東巒,這光線也不錯。135RVP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圖18:東郡大山南下碎石坡起點攝群山,遠到關山,下一張,不一會雲就來了。135RVP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圖19:雲來群山的姿態。135RVP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以上大夥又放老郭獨行

在這精華路段,不忍匆匆離去—我的最愛,總是徘廻再三,但這以登山為主的活動,步步都要經過觀天看地的算計與默契。

以下為夥伴們的紀錄

圖20:走在櫧山下橫嶺,右即是長條溝狀營地,四方霧起,但仍有朗度,日落溫度會下降,大地乾燥時,這日落仍有希望的。645RVP底片掃描,富士645相機攝。

日落精采,主攝大山,變色時以郡大為前景,上空變色,至極紅而豔紅,但攝不佳,前景太黑。倒是變色前大山很好,雲起山谷間,將東巒、東郡、本鄉與眾多尾稜層層分隔,展演開闊空間,大夥端著飯碗,追逐陽光與雲彩,以端飯碗吃晚餐,欣賞燦爛陽光灑落東郡大山者為最佳。距山頂10米下方凹槽地形,經大夥整地拓理後勉強可分散搭三頂帳。(第三次宿櫧山頂,這次拍得最好)

最高點 257559、2609924、3454M。

營宿點 257564、2609934、3449M。

圖21:櫧山頂的帳棚,登山攝影人所獨享。135RVP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紀錄當夜拍攝條件

月與星空相距100度,哈蘇相機,50mm鏡頭,50度RVP底片

2001/11/01(農09/16)

圖22:來一張這次的櫧山日落,只是隨手翻到就用,為我這一系列最普通的一張,看倌們加減看。這關鍵時刻,一定哈蘇上腳架等在那裡。6*6RVP底片掃描,80mm鏡頭,偏光鏡使用。

第九天:2001/11/02(五)天氣晴

C8→無雙三老→最後水源→松林下營地C9

感謝老天爺給了個美麗的日出,燦爛輝煌,名山環繞的櫧山。日之初,東方雲層很厚,佈滿地平線,以為今天會槓龜。

圖23:櫧山頂的日出,黑嘛嘛是玉山,天空是主角。135RVP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圖24:櫧山頂的日出,東郡龐然如屏,擋在眼前。135RVP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以上紅色為老郭紀錄

與大夥約好無雙最高峰午餐(因為展望較基點峰好)。

以下為夥伴們的紀錄

圖25:無雙東峰,龐然如屏,聳立眼前,夥伴們已快登頂。135RVP底片掃描,徠卡mini-lx-zoom35-70mm相機攝。

圖26:休息中攝馬博拉斯山巍峨壯闊,不可一世,最下方哈依拉洛溪,溪畔哈依拉洛社依稀可辨。645RVP底片掃描,富士645相機攝。

第十天:2001/11/03(六)天氣晴

C9→第一水澗→第二水澗→無雙部落遺址→無雙吊橋→烏瓦拉鼻溪→郡大林道45.3K→郡大林道42K工寮 C10

第十一天:2001/11/04(日)天氣晴

C10→32K工寮→郡大來回→23K望鄉工作站C11

第十二天:2001/11/05(一)天氣晴

C11→19K叉路→檢查哨→上車回家

圖27:郡大林道由右扁峻稜開過來,4.6K就是圖中崩塌地,這地形不塌才怪,遠山阿里山在流鼻涕,中間那羅台地,濁水溪。6*6RVP底片掃描,120mm鏡頭,PL使用。

圖28:無雙第一峰攝玉山群峰。

此趟重要幾個攝影點

圖29:攝於東郡大山,倒影就是大山,營地在黑影中,草原平台就是膾炙人口的3619m足球場,這裡是山岳攝影家織夢的所在。645RVP底片掃描,富士645相機攝。

Author

關於攝影,即不用也不會一些技巧,驚覺自己是登山人而不是攝影者,乃以登山人的眼光與感覺,拍攝當下所見,但為表現質感,我用哈蘇,甚而林好夫;為晨昏光影,我會趕早摸黑,常而紮營山頂;為等待那決定性的一瞬間,我會佇立強風中,堅定的忍受冰霜凍寒;為畫面的構成,看書、看展,摸索觀摩,不斷思考檢討;為時空的淘取,而修練內在美的文學養成。 向高山尋求人文的東西,挑戰將有多高,那裏盡是美麗風景,誘惑你的眼光,啟蒙你的心思,身處大山大水,只管溶入享受吧!放鬆心情,用眼去看,用心去想,心眼契合處,乃無窮天地,用耳去聽,用鼻去聞,綠野清風,都是有味道的,用身體去感覺,豁然開朗處,即是人文最迷人之處。 探索山所帶給的人文哲理,而人文,乃所有稱之為藝術的歸宿,有了再出發的方向,為台灣高山走天涯的行腳是不會停止的。

error: 本站內容為郭英豪版權所有,禁止複製使用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