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歷程〜13 能高越嶺 –冰天雪地攝於奇南 2012/12

前言

越嶺道歷史

能高越嶺古道原是泰雅族古道,西起南投縣仁愛鄉,東到花蓮縣吉安鄉。日治時期,台灣總督府1914年發動”太魯閣征戰”,日軍分從霧社與銅門出發,夾擊能高越嶺道東段的泰雅族部落,歷經3個月激戰,日人控制局勢,並對原住民展開搜繳槍枝彈藥的行動,使其歸順。而能高越嶺道,即為太魯閣征伐戰役後,為掌控原住民而擴寬的理蕃道路。利用此古道,後來也計劃在沿線興建電塔,以將東部多餘電力輸送到台灣西部,因發動太平洋戰爭而沒有興建。

1950年,美國國會撥給台灣電力公司,130萬美元的外交援助金,其中40萬美元指定興建這條電力輸送線路。台電工程人員,在此興建了電力輸送線,而為維護、保養、檢修沿線鐵塔,越嶺道變為台電保線道路,因此得以保持暢通並保留其原始風貌,成為著名的歷史古道。

西段簡介

能高越嶺道西段,西起南投縣廬山部落附近之屯原登山口,沿途有雲海保線所(4.5K,2360米)、大崩壁(5.5K)、三疊瀑布與吊橋(12.5K,2800米)、天池山莊(13K,2860米)、光被八表碑(15.6K,2802米)等著名景點,更有數不清的吊橋、瀑布、棧道、斷崖、鐵杉林、高山電塔、杜鵑等高山花卉點綴其間,美不勝收。由天池山莊,可近登奇萊南華、能高北峰、遠攻奇萊連峰與能高安東軍縱走等百岳大山。

行程簡介

縝密的拍攝始末

這趟越嶺登山計畫,設定目標為奇萊南峰與能高北峰的雪景,打從一星期前起就密切觀察、比對預報,下雨與寒流,還有轉晴日子一確定,衝著還在下雨時就出發,算計著雨停,第一時間就要到景點,鐵了心堅定意志,轉晴日前兩天就開車出發,此行程排五日。

圖1:木橋上的足跡

能高越嶺道12k,2750m這座簡單小橋,不知經過多少次,驚奇好玩發現居然有雪,頑皮的走過再留下足跡。

圖2:雪之吊橋

越嶺道第六座橋稱能高吊橋,12.5k,標高2800m,為跨過塔羅灣溪重要橋樑,橋上左邊可觀賞壁立垂流200m的三疊瀑布。冰面下雪水流動,走過30幾年,這是頭一遭,有計劃的幸運第一次拍到了滿橋冰雪的吊橋。

圖3:積雪留下的腳印

天池山莊雪季長時無人跡,嘿,有動物留下可愛足跡,只知應是禽類。這片土地,本就是它們生活天地,原來牠們都還在,只是有人時不願現身而已。

圖4:天池山莊舊貌

晴朗之晨,山莊雪地映照深堀山雪白稜線,身尚處陰冷面,仰頭瞻望陽光照耀的地方,想像大太陽的溫暖;舊的天池山莊已拆解改建,並於2012年完成新建山莊。

圖5:天池山莊攝能高主峰(右)、能高南峰(左)

一頭栽入深埋雪中的箭竹仗陣,認真解除箭竹被壓頭的困境,低頭鑽、爬開路,一個半小時終於有點展望,能高主、南峰矗立眼前,藹藹積雪行不得也。

圖6:展望天池銀白世界

三個多小時才衝出高密箭竹仗陣(這段路平常20分鐘而已),目睹滿山遍野銀白世界,我知道來對了,一切辛苦都有代價。眼前所有箭竹全埋入雪裡,灌木也沒了頂,只剩遠方奇萊裡山山腰20公尺以上的冷杉探出頭, 前兩天淋的雨,全化為雪累積在這裡了。

圖7:天池三叉路雪況

這層霧,有兩種可能,一是鏡頭產生霧氣,二是忘了遮逆光,炫光跑進來,但仍不失解析度與白雪質感,更有一層神秘感。大雪後第二天,仍有可為,才九點多,一隊伍上來玩了一下雪,隨即匆匆離開,我猜大概是趕著下山結束行程的隊伍。

圖8:及腰深雪襯托能高南峰高高在上

出發7.5小時,還沒抵達三角點,正在傷腦筋,怎麼下眼前陡坡,這裡的雪,步步深及肚臍,且午後雪變軟了,根本行不得也,靈光一閃,躺平用滑的,腳架制動。到得三角點,立腳架的三個點先得踏實,人站的方寸,更不用說,每一張影像,都是不容易哪。

圖9:太魯閣大山

圖10:夕陽粉飾金黃亮麗奇萊裡山

夕陽展現十足魅力,綿綿細雪粉粉精緻,可惜已近黃昏時。照不到陽光的東面,氣溫急遽下降,陰暗面路基又重新凍結變硬,得以較快速返回山莊。

圖11:奇萊南峰攝白頭的奇萊主峰

這是另一趟的殘雪,只能選擇雪多的地方為前景,往雪多的場景拍攝,主角夠氣勢,襯景有可為,整張氛圍還是不錯的。

圖12:奇萊南峰如牆冰壁

午後,四個同學上來,雪地裝備什麼也沒,好在奇萊南峰步道路況不錯,平坦好走,僅具最低的危險性。長長影子透露時間不早了,垂直雪面聲勢嚇人,遠方雪與雲同樣白,是個美好的日子。

圖13:滑雪玩樂的學生們

北邊白雪山坡對應深藍天空,大太陽下同學們玩起滑雪遊戲。

圖14:孤獨的背包

孤立雪中的背包,代表那個主人孤獨來這裡,約好的人都落跑,拍到一個程度者的宿命。

圖15:紅衣使者

天遣畫龍點睛之筆報到,紅衣使者如冰天雪地一把火,讓整個畫面活了起來,就是這樣,我仍只是預備動作,觀察細微的手腳步調,瞬間壓下快門。

圖16、17兩檔同點的日出日落比較

圖16:奇萊南峰日落攝奇萊連峰

因天空無雲彩,截取地面陽光,這檔缺點就是前景的坑洞。這日落是我留宿山頂的目的,於此關鍵時刻,120底片拍得手忙腳亂(這趟帶了6*6與6*12兩款120底片相機)哪有時間去顧這數位5D2。

圖17:日出奇萊連峰

東、西向日照互相換位,因天空有雲彩,所以構圖留一點,這色調,等120拍完已淡一些了。

圖18:奇萊南峰頂

下一波鋒面前緣已來報到,天空與地面以白為本色,上下相互呼應,為這趟劃下完美句點。

圖19:能高南峰山頂殘雪

雪後第三天的午後(行程第五天),回首天池山莊,山頂的能高南峰已呈殘雪狀態,四方雲起累積中漸濃。

圖20、21兩檔同日同地點不同年所拍的比較

圖20:奇萊南峰日出冬雪

這是2010/01/11拍的日出,於奇萊南峰,太陽角度尚低,南方群山由腳下展開,能安山群領銜,干卓萬橫列西邊,中央山脈以南的東郡、秀馬、以至玉山,陽光被高山所阻,還一片漆黑,金黃雪地與淡藍淺黃天空比照下,顯得深不可測,24mm拍攝。

圖21:奇萊南峰日落冬陽

這是2009/01/11拍的日落,於奇萊南峰,巧的是日期一樣,所以同樣寒冷,同一地點相同角度,只是焦長不一樣的28mm,日落時刻,低角度夕陽由溪谷照射進來,點亮遠方群山,搭上近景金黃草原,邈邈玉山遙列天際,明暗有序,漸層分明。

推薦理由:共像少,展望佳,一點點挑戰度的賞雪聖地

最佳雪景觀景點:

12.5K三疊瀑布與吊橋、天池山莊、奇萊南峰都是最佳地點。只有第一時間才有緣分觀賞到完整雪景,上得山稜,處處美景。

交通資訊:

國道3轉國道6,接台14到霧社,右轉續抵廬山溫泉叉路,左續往廬山部落,經檢查哨到台14號盡頭,柏油路面轉水泥路,盤旋到屯原登山口,路通的機率高,水泥路較陡,尤其距登山口500公尺的破碎路段。

注意事項:

雲海後大崩壁愈來愈不穩,注意資訊,謹慎通過。冬季高山氣溫皆在零度以下,禦寒衣物是一定要的,再備妥雪地三寶,冰爪冰斧太陽眼鏡,其餘保暖器材如手套、毛線帽、保溫瓶、相機備用電池一定要攜帶,雖然步道平整易行,仍不可大意,尤是結冰時。

行程規劃:二天太趕,三天剛好,四天以上就逍遙了。

Author

關於攝影,即不用也不會一些技巧,驚覺自己是登山人而不是攝影者,乃以登山人的眼光與感覺,拍攝當下所見,但為表現質感,我用哈蘇,甚而林好夫;為晨昏光影,我會趕早摸黑,常而紮營山頂;為等待那決定性的一瞬間,我會佇立強風中,堅定的忍受冰霜凍寒;為畫面的構成,看書、看展,摸索觀摩,不斷思考檢討;為時空的淘取,而修練內在美的文學養成。 向高山尋求人文的東西,挑戰將有多高,那裏盡是美麗風景,誘惑你的眼光,啟蒙你的心思,身處大山大水,只管溶入享受吧!放鬆心情,用眼去看,用心去想,心眼契合處,乃無窮天地,用耳去聽,用鼻去聞,綠野清風,都是有味道的,用身體去感覺,豁然開朗處,即是人文最迷人之處。 探索山所帶給的人文哲理,而人文,乃所有稱之為藝術的歸宿,有了再出發的方向,為台灣高山走天涯的行腳是不會停止的。

Comment

  • 個人頭像
    小劉

    真好!也真美!
    每次下雪, 幾乎大家都到合歡山去拍.
    但我覺得這裡更美!
    老郭說的對, 自討苦吃的人不多…..

Comments are closed.

error: 本站內容為郭英豪版權所有,禁止複製使用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