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山立傳8 – 達芬尖山~小家碧玉

隱身群山中的小小指頭

達芬尖山,標高3208公尺,無正式三角點,立有一百二十岳不銹鋼基點,位於花蓮縣卓溪鄉、南投縣信義鄉與高雄市桃源區三縣市交接間,隸屬於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管轄。南大水窟以南,中央山脈主脊漸次低下,玉山南峰隔荖濃溪遠望,這段脊稜低伏迤邐的走勢,差點成為中央山脈陷落區,直到雲峰才恢復3500M以上高度。

達芬尖山深藏千山萬水中,玉山群峰壯麗聳峙西北方,東北又有秀馬大水窟群落等高山壓境,四周盡是崇山峻嶺,委曲屈居高峰間,瘦弱身材太單薄,矮小個子無從出頭天。

達芬尖山為中央山脈南二段縱走者,必需經過的小小山頭,達芬尖山為獨立尖銳小山峰,巧妙低調的特異造型,低陷稜線中,小指頭突聳朝天,不失尖銳挺拔氣勢,也有幾分峭俊模樣,不僅博得”尖山”美名,既是百岳,更入選為”五嶽三尖”八大名山之一,不知是運氣好,還是登山界前輩們沒更好的組合選擇。

8-1-東-達芬尖山-攝於南大水窟南麓~座擁上下雲海間

達芬尖山位處中央山脈南段較低矮段落,山峰本身又比較不起眼,要拍好他實在不容易,為他找特性突出角度,得絞盡腦汁。低鞍攝點他突出近景稜線,中景拿比他低的塔芬山墊底,上下雲海陪襯中,塔芬尖山稍稍有可看性。

8-2-西-達芬尖山-攝於玉山南峰~有長長筆身的雕刻刀

邢老的介紹最傳神,”一如鋼筆一如桶,一似雕刀斜刃偏”,我這雕刀不只具斜刃,還套著長長筆身,初看這角度,驚異於邢老對山岳的觀察力,更佩服那驚準的描述,這角度配合中長焦距鏡頭,頗具獨立山岳氣勢。

8-3-南-達芬尖山-攝於塔芬山北稜~誰與爭鋒

獨立尖銳小山峰,東側為塔達芬溪源頭,西面荖濃溪流域,中央山脈主稜在此迴轉了好大一個彎,尖山恰位於此灣轉折點,地形顯要,這獨立尖銳山峰,雖然沒很高,但展望極佳,西北玉山山塊聳立眼前;東北秀馬大水窟一路迤邐而來,南邊渺渺南二、南一,諸峰橫列腳下。

森林是山岳內涵精隨

尖山前後海拔較低,很適合二葉松林生長。漫步達芬尖山前後松林,才能真正體會山岳內涵精隨,看似平淡無奇,其實用心去感覺、用身體去走來,還是處處怡心怡情的,漸漸慢慢地,二葉松林平坦路,溶入森林氛圍情境,捨不得走快、岩壁顛躓的稜線中,也得舒坦抬頭,看一下漂亮天空;當老天爺灑下恩賜的雲彩,更得不吝讚嘆欣賞,管它天要黑了、管它還要多少行程,二葉松林是任您縱意逍遙路段。

8-4-北-達芬尖山-攝於尖山北鞍~34年前的山頭與山屋

1983年代童山濯濯的達芬尖山,山容簡潔突出,北面山坡箭竹滿佈,僅稀疏兩三棵二葉松。34年來這一面二葉松長滿長高,鐵皮屋也早就垮了,僅剩一堆廢鐵,只是,現在山屋的建置佈滿整條南二段,山的樣貌與登山環境都會改變。

8-5-展望~尖山日落

達芬尖山雖不高,但展望優良,就著山腳山屋與池水的方便,早期登山攝影者會留宿,以便早晚上尖山拍日之出落。

8-6-沉浮金黃雲海

標的山岳站在第一排、中長焦距鏡頭、雲海遮掩比他高山岳,金黃色色調配以黑色山塊,截取白雲分隔出近前稜線,製造畫面的立體感,這張成功突出毫了不起

8-7-雲影絲絲抹過,尖山帶有發號施令氣勢

就地形而言,達芬尖山因位於玉山群峰,與中央山脈最高地壘附近,與這些巍峨大山為鄰,當然要盡失形勢的沒得比,幸好攝影人利用鏡頭~近大遠小原理,達芬尖山變大了點,老天爺又適得其宜的雲朵陰影,切割了玉山群峰高度,不可一世的小小尖山,明暗之間,達芬尖山氣勢高漲,發號施令指揮著玉山群峰,成就了視覺落差的幫達芬尖山扳回一點點面子。

內涵

8-8-內涵1 暫且盤坐泡個茶

景色好、精神佳,大水窟已溫存2小時,漫步二葉松林,混著混著就到中午了。席地起爐,咖啡、香茶,泡麵、麵包、零食,一群無可救藥的混混,還說這裡真是好所在,打混摸魚睡個午覺,是最好的安排。

8-9-內涵2 竟然捨不得走快

連綿縱走了三天的二葉松林,松影點點的步道平坦舒適,遠山近木皆具可觀,清新空氣靜謐恬膩,涼爽宜人,享受這氛圍,閉眼吸一口氣,躡手躡腳,捨不得走快-好笑!居然捨不得舉步離去。

五岳獨霸一方;三尖各具特色,這期台灣山岳”為山立傳”五岳三尖完結,這八座山岳難爬嗎 ?
末了介紹學齡前完登的小弟咕。下一期起的”為山立傳”,將依老郭喜歡程度排班出場。

8-10-五岳三尖完登~超萌小弟咕不一樣的童年

從揹在肩去小山、引導他從走路爬山得到樂趣,他喜歡他願意,一點也沒勉強,循序漸進,訓練堅忍剛毅精神。 阿弟咕的暢遊仙境,絕不跨越成長階段,不到一年,阿弟牯完登五岳三尖。 期許小弟牯長大不忘記這成長階段,喜歡運動、愛到戶外活動,活潑快樂成長。

8-11-五岳三尖完登~超萌小弟咕

歷練台灣高山風風景景,小弟咕應該不會忘記美麗的家鄉。

8-12-五岳三尖完登~超萌小弟咕

沒有三兩三,豈可亂上梁山。小弟咕的五岳三尖完登,可不是憑空而來,除了喜歡、訓練,也要有一票人協助呢。

本篇同步發表在老郭臉書,歡迎來留言交流討論

Author

關於攝影,即不用也不會一些技巧,驚覺自己是登山人而不是攝影者,乃以登山人的眼光與感覺,拍攝當下所見,但為表現質感,我用哈蘇,甚而林好夫;為晨昏光影,我會趕早摸黑,常而紮營山頂;為等待那決定性的一瞬間,我會佇立強風中,堅定的忍受冰霜凍寒;為畫面的構成,看書、看展,摸索觀摩,不斷思考檢討;為時空的淘取,而修練內在美的文學養成。 向高山尋求人文的東西,挑戰將有多高,那裏盡是美麗風景,誘惑你的眼光,啟蒙你的心思,身處大山大水,只管溶入享受吧!放鬆心情,用眼去看,用心去想,心眼契合處,乃無窮天地,用耳去聽,用鼻去聞,綠野清風,都是有味道的,用身體去感覺,豁然開朗處,即是人文最迷人之處。 探索山所帶給的人文哲理,而人文,乃所有稱之為藝術的歸宿,有了再出發的方向,為台灣高山走天涯的行腳是不會停止的。

error: 本站內容為郭英豪版權所有,禁止複製使用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