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山立傳2 – 雪山

雪山標高3886M,一等三角點,位於台中市和平區與苗栗縣泰安鄉交界處,自成一大山脈,以雪山為最高點,隔著蘭陽溪、大甲溪,與中央山脈近近的僅一水之隔,主峰為台灣第二高山,山脈也是台灣第二大山脈,論山容講氣勢、談山脈規模與多樣性,均是山之翹楚,而且山脈深入北、中部民間,抬頭遙望就可見,他還很親民的哪。雪山周遭原住民的稱呼,均為遠觀雪山南壁地形景觀而命名;清籍”淡水廳志”則以雪白積雪而稱”玉山”;連西洋船艦經過,也要為她取個名;更有政治性的次高山、興隆山,以近,我們統稱”雪山”。

00-雪山主峰領銜山脈-攝於南湖北山-展演南北長稜

雪山與南湖大山同一緯度,分列東西兩邊,中間隔著大甲溪與蘭陽溪,遙遙相對。雪山主峰稜線南北一字展開,北由大霸尖山、雪山而迄南方大劍山,南湖杜鵑盛大開放,溪谷雲海蔚蔚,晨光氛圍雕刻下,遠山近景,山川呈現立體感。

雪山全山主要由頁岩構成,因冰河地形發達,加上雨水沖蝕,溫差變化,雕刻出聖稜線獨步全台的壯闊地理景觀,猙獰岩壁、恐怖斷崖、大起大落陡坡,構成人人稱頌的縱走稜線。雪山更是主稜放射性支脈彙集點,步道發達,為登山界最佳會師地點。

01-雪山1-正東-多加屯山攝-莊嚴肅穆

雪山南崩壁聳峙千呎,雍容壯麗、睥睨千峰,森森白雪、莊嚴懾人,頗具王者之風。由志佳陽山經此崩壁攀登雪山,充分體驗攀登的樂趣,其視覺變化之大,地景令人稱絕,而當您經過滿目蒼涼圓柏枯木白骨,不禁潸然淚下。

02-雪山2-西-斷崖深垂-翠池三叉峰攝-千壁萬崩森森碎岩

司界蘭溪日夜沖刷切割,成就雪山西南邊大峭壁,由也是崩崖的山溝看出去,溪底直衝藍天的聳峙巍峨峭壁,排山倒海森森岩磊,從天而降壓迫而來,連雪山南峰也嚇得悄悄躲在右邊角落。這破碎矗立崩崩崩,真是視覺的最高享受,也是絕佳地理教室。而堅毅卓絕的玉山圓柏,尋隙勇敢生長在峭壁間。

03-雪山3-南-攝於劍南尖山-驚恐垂直斷崖

雪山南側突然陡降1400公尺,司界蘭溪源崩到簡直呈垂直斷崖,站在劍南尖山看得很清楚,據推測,此大崩塌源起於冰河時期的雪崩,且崩塌還在進行中,將雪山最高點逐漸向北推移中。

雪山山頂,本來只分布著玉山杜鵑與灌叢狀玉山圓柏,1991年元月一場大火,燒毀11公頃珍貴圓柏林,30年後的今天,身臨浩劫現場,其震撼力依然不減,但,自山頂向下延伸到南壁底,圓柏灌叢下眾小花草,得到生長空間,紛紛趁勢萌芽生長,造就夏季雪山那短短稜頂,開滿台灣高山特有種植物,與東邊的南湖大山分庭抗禮,使荒煙枯木山頂,充滿奼紫嫣紅蓬勃生氣,蔚為奇觀的空中花園。

04-雪山4-北-攝於凱南特崑山-杜鵑花海

滿山滿谷杜鵑花海,由腳下的凱蘭特崑山一直延伸到雪山主峰盡頭,這是台灣最壯闊的玉山杜鵑花開景色。北稜角跟雪山高度僅差6公尺,且北稜角呈正三角形的角峰,由北觀瞻,北稜角比雪山主峰壯闊明顯,搶盡雪山風光。

05-雪山地區特色-巒大花楸

1912年一場雷劈引火,造成嚴重森林大火,燒掉了大片冷杉林,冷杉枯木林日曬風吹雨淋,日久黑灰樹皮剝落,展現出冷白樹幹,是為我們稱之的"白木林",白木林歷經歲月與人為摧殘,幾乎已全倒,但拜火燒清除了"雜木林"與高大箭竹之賜,林下巒大花楸越來越興旺,但花楸會不會轉紅與紅的程度,得看老天爺臉色,熱昏了頭的暖冬,紅葉花楸每況愈下,但近些年拜日夜溫差之賜,秋來它們也會轉紅了。

展望

06-雪山展望-西稜與雪劍兩邊伺候-雪山主峰攝

07-雪山展望-聖稜線-雪山主峰攝

由雪山主峰北眺,這條神聖的聖稜線自腳下展開,從雪山到大霸尖山約15公里稜脊,疊簇累積方格中。聖稜線稱譽為台灣高山稜線縱走,最壯麗雄偉如飛龍在天,地形崎嶇,斷崖連連,峰峰造型迴異,極盡視覺享受。

08-雪山特殊地形-一號冰斗-品田山攝

這是全台冰河遺跡最明顯、規模最大、爭議少,見證冰河來過台灣的特殊地形,長有1公里多,寬約0.6。二萬年來厚達百公尺的冰河,以重力滑過而不斷挖掏侵蝕地表,留下的遺跡。這大碗公底端東邊,成長一片本島最古老的玉山圓柏喬木林,因他藏在灌木林裡,路過的您不易發覺。

09-雪山頂植物-最強勢的物種-雪山翻白草

盛夏雪山頂繁花繽紛,精采程度大大勝過南湖大山,6-8月,雪山頂賞花絕對不會失望。

打從雪山6條分支稜線,都可登頂雪山,但以武陵農場起登的東峰線最便捷。雪山地區乃圈谷冰斗遺跡最多最明顯地區,據鹿野忠雄勘查指認,共列出32個,其中以1號圈谷最大,2號圈谷最高最明顯。

10-雪山特殊地形-南壁崩谷-武陵農場台7甲入口處攝

雪山南面這崩塌岩壁,差一點點角度,他就呈現不同面貌,這東南邊最雄偉壯闊,超像溜滑梯或滑雪道,只是他超長超恐怖。
雪山南壁的美麗與哀愁。

本篇同步發表在老郭臉書,歡迎來留言交流討論

Author

關於攝影,即不用也不會一些技巧,驚覺自己是登山人而不是攝影者,乃以登山人的眼光與感覺,拍攝當下所見,但為表現質感,我用哈蘇,甚而林好夫;為晨昏光影,我會趕早摸黑,常而紮營山頂;為等待那決定性的一瞬間,我會佇立強風中,堅定的忍受冰霜凍寒;為畫面的構成,看書、看展,摸索觀摩,不斷思考檢討;為時空的淘取,而修練內在美的文學養成。 向高山尋求人文的東西,挑戰將有多高,那裏盡是美麗風景,誘惑你的眼光,啟蒙你的心思,身處大山大水,只管溶入享受吧!放鬆心情,用眼去看,用心去想,心眼契合處,乃無窮天地,用耳去聽,用鼻去聞,綠野清風,都是有味道的,用身體去感覺,豁然開朗處,即是人文最迷人之處。 探索山所帶給的人文哲理,而人文,乃所有稱之為藝術的歸宿,有了再出發的方向,為台灣高山走天涯的行腳是不會停止的。

error: 本站內容為郭英豪版權所有,禁止複製使用!!